《中國文化之根:易經》

《易經》是一部卜筮之書,它最早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占卜。 《易經》源遠流長,它是一部集體創作的民族智慧結晶。考古材料顯示,早在石器時代,人們就用筮卦來預測吉凶。在商代和西周早前的甲骨和銅器上,就刻有六劃組成的數字卦。

現在所講的《易經》,準確地說,應該稱它為《周易》,即周代之易,它是在幾千年相傳不斷的筮卦基礎上,通過《連山》—夏代的易學,《歸藏》—殷代的易學,兩個階段後形成的,是周人對筮卦紀錄的系統整理和改造而定形的。《周易》可以說是一部為人處世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,是內容極其豐富的人生教科書。它的六十四卦,卦亂和三百八十四爻辭口揭示了人生在世該做些什麼,不應該做些什麼,怎麼做對,怎麼做不對的哲理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實踐著他們的教導,只不過是百姓日用而不知,事實上《周易》並不深奧,它是被後人『玄妙』了。

後漢的鄭玄,在他的《易贊》中,更將《易》的定義,高度地發揮。他說:「《易》這個字,有『簡易』、『變易』、『不易』這三種含意。」 宇宙萬物,無時無刻變化,人事亦如此;所以說『變易』。然而,變化不息的大宇宙,卻具備法則性;整然有序,有一定的規律可盾;小宇宙的人的命運,也同樣的具有這不變的法則性;所以說『不易』。由於這『不易』的法則性,就能瞭解大宇宙的運行法則,可以遵循;同樣的,小宇宙的人的動向,也能夠預知,可以推斷;所以說『簡易』。因而《易》這部書,就能 以簡單的象徵符號與數位,準確定推演及預測世上一切自然及人事的現象變化,產生占卜的作用。所以,由這一思維方向去探索,宇宙森羅萬象的變化,就有一定的規律、因果關係,可以追尋,而占卜能夠預測吉凶,也就沒有什麼不可思議了。

《易》的結構,包括本文與解說兩部分。本文的部分,稱之為『經』;解說的部分,稱之為『傳』。

本文的『經』,由六十四個用『-』與『--』兩種稱作爻的六劃符號『卦』,與所附解說的『卦辭』、『爻辭』構成。

卦辭相傳是周文王在被殷紂王囚禁在獄裡期間所作。系辭中說:「『卦辭』的含義隱微,充滿危機感」。『卦辭』的後面是『爻辭』,解說六爻每一爻的含義,一說『爻辭』也是周文王寫的,不過經後人考證,仍然以文王的兒子,創造周代文化黃金時代的周公,著作『爻辭』的說法比較妥當。

本文的『經』,分為証下兩篇。『上經』內有三十卦,『下經』內有三十四卦。

解說部分的『傳』,共有十篇,稱之為『十翼』。『翼』是助,輔助闡明『經』的意思。計有『彖傳』上 下、『象傳』上下、『系辭傳』上下、『文言傳』、『說卦傳』、『序卦傳』、『雜卦傳』十篇。

『十翼』被認定是孔子的著作。不過,『十翼』的論點,前後多有出入,甚至有抵觸的部分,不可能出自孔子一人的手筆,可能還包括孔子的徒弟或後世的著作在內。

由此可見,《易經》是經過悠久的時間,累積多位聖賢的心血而成,從遠古的伏羲,中古的文王、周公,到近古的孔子。漢代以後,以至今天仍不斷有很多學者鑽研易學,宋明時期的儒學哲學家,無論是周、程、朱熹,還是張載,他們的哲學都是通過《易經》的研究而建立的。今天研究《易經》,當然不是為了復古,為了建立什麼新的體系,更不是淺薄到為了算命,而是為了承繼這份理論思維的珍貴遺產,使我們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為豐富,從而啟發我們做人處世應持有的態度,以達致美滿人生的目標。

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事物變化都是互相聯繫著,但同一時間又存在著矛盾的對立。總括來說,都是互相對應的陰陽作用。

《易經》的基本符號就是『-』和『--』,即陽和陰的對立,這就是最基本的兩分法,一切事物的對立都是根源於這種兩個基本對立物而衍生出來的。所謂『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』,進而,兩儀生四象(即四季),四象生八卦,八卦就是用這種兩個基本概念,組成兩兩對應的四個矛盾對立形態,再由八卦兩兩相對,構成三十二對對立的形態,即六十四卦,從而展示了世界的矛盾圖式。